说一个可能是很多人心声的游戏——《命运2》。
2021-12-19 作者:跟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电子游戏早已不是早年间,一份复制下的一锤子买卖了。无论是不断更新内容的买断制游戏,仍是以长线运营为方针的服务型游戏,都体现出厂商关于游戏全体内容把控的才能。
所以,咱们想和你聊聊,有哪些继续更新的游戏,让你骑虎难下?
廉颇:
说一个可能是很多人心声的游戏——《命运2》。
作为一个“土命2”玩家,其实是很纠结的。由于喜爱棒鸡,所以其时首发了游戏,可是首发时分的“土命2”是个什么情况,我想不用我多说。我记得其时玩了四十多个小时后,就陷入了厌倦,游戏内容本身的量级不行,导致了“刷刷刷”变得毫无趣味。其时是怎样也想不明白,棒鸡为啥折腾了这么久,就做出了这么一个玩意儿。
所以就果断弃坑了——当然,如果真的弃坑了,那必定不会在这篇文章里提起它。
说是说弃坑了,可是总是时不时上去瞅瞅。所以就这么把“冥王咒骂”与“战争思维”给打了。打完之后,对《命运2》仍是有些不咸不淡,直到“遗落之族”的上线。
“遗落之族”是《命运2》第二年内容的大型DLC。作为一个从前玩过《命运》的玩家,“遗落之族”延续了凯德-6、欧顿与长老监狱的故事,让《命运2》在剧情表现上有了极大的打破,而新地图幽梦之城与纷争海岸的参加,各类活动的重启,也让《命运2》的可玩内容大大增加——也便是能够肝起来了。
而也正是“遗落之族”让我开端重拾每天有必要上线《命运2》的习惯,游戏时长暴增到四百多个小时。
随后的“阴影要塞”相同没有让人绝望——尽管比起“遗落之族”要差了那么一点儿。但深化月球是个好主意,整个DLC的气氛烘托,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。
而之后的“影临赛季”也挺有意思的,通过各类任务来不断制作新的“刷刷刷”动力,每一个赛季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之后的赛季,全体形成了一个健康的正循环体系。
这也促使我到现在,仍旧保持着极高的在线时刻——这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“影临赛季”的确好玩,二便是“凌光之刻”就要来了。
我真是太期待“凌光之刻”了,不只早早预购了DLC,还现已拉着朋友,组好了部队,就等着双十一那天开刷。
你问我为什么期待“凌光之刻”?有新的“木卫二”地图能够去,还有全新的副职“冰影”——创造地形可太他妈帅了——这还不行吗?
贞酒歌:
说起来,我仍是挺吃“继续更新”这一套的,一旦对某款游戏发生兴趣,就会期望玩到更多的后续内容。
这一点,在高达类游戏中比较明显。
作为一个UC和非UC通吃的高达粉丝,来自万代的《SD高达G世纪》系列,是我最喜爱的高达游戏之一。自从单机游戏开端盛行DLC后,“一个游戏拆成两个卖”现已算不上多么过火的事情了。对万代来说,凭借一台机体就能够骗氪,赚高达粉丝的钱不要太简单,《SD高达G世纪》系列也不破例。
就拿系列最新作《SD高达G世纪:前方纵横》来说,平成三部曲只收录了《高达W》,《高达G》和《高达X》都未参加游戏本体。可是,谁能回绝“全新系列,天破侠乱”的多蒙与神高达呢?谁能回绝高达里的无口少女蒂法呢(买蒂法送高达X)?
万代当然知道,粉丝们期望看到这些经典人物和经典机体,所以将其放到了后续DLC中。作为一个刷子游戏,《SD高达G世纪》系列通常在刷满搜集要素之后,就能够暂时封盘了。但由于这些DLC人物和机体的存在,又只能一次次拿出来,重新开刷。
当然,我并不是由于不方便出盘回血而有所抱怨,究竟,我仍是心甘情愿被万代宰一刀的。
一同,千万不要提“高达VS”系列,我现已脱坑很久了。
更多时分,继续更新的网游,可能更简单让人发生骑虎难下的感觉。但有时,玩家也会出现“返祖”现象,不去玩新内容,反而活在旧年代。
今日要聊的游戏并不是《魔兽国际怀旧服》,而是从前的《永久之塔》。
《永久之塔》经历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空裂缝PVP年代。在《永久之塔》的国际里,天界和魔界互相隔绝,天族和魔族水火不容,两边连语言都不互通,见了面只需厮杀。时空裂缝,是地图上随机改写的传送点。穿过时空裂缝,就能够入侵到对方的国际。当然,人物头上会永远飘红,时刻提醒着对面,来了入侵者。
入侵到对方国际,会让人感到格外紧张刺激。在对方国际大杀特杀,更是那一时期网络游戏的特色之一。崇尚PVP的《永久之塔》,将这一玩法发挥得酣畅淋漓。
然而,跟着版别的更迭,时空裂缝成为《永久之塔》年代的眼泪,逐步被玩家忘记。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,依然沉迷从前的入侵屠戮。或许说,他们不愿意进入新的年代。
也许是新年代不行吸引人吧。
所以,刻意保持低等级的玩家群体出现了。由于只需保持低等级,才能穿越时空裂缝。
游戏的版别仍在更迭,但属于玩家的夸姣年代,可能现已留在了曩昔。
都城:
在继续更新的游戏中,《文明》系列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:无论是《文明5》,仍是《文明6》,有DLC和没DLC玩起来是不同的两个游戏。
这其实也是《文明》系列的一个游戏特性,在游戏本体出售时,往往都不完善。这种不完善倒不是游戏玩不了,而是整个游戏还比较寡淡——像是你来到一家餐厅,服务员呈上一份简单的菜谱,你把菜谱上的菜全点上,也能吃上一顿饱饭。但保不齐你吃饭的时分,菜样上新了;你再吃一会,新的菜系出来了;等你快吃完了,服务员告诉你店面要翻修了——得,这趟白体会了。
所以在《文明6》出售时,大多数文明玩家并不怎样激动,那意思大约是:急什么,养肥了再玩。所以便接着玩起《文明5》。这是不是《文明5》至今还有上万在线人数的原因之一(狗头)。
言归正传,《文明》这么做仍是有原因的。
首要,《文明》系列是历史题材,涉及到文明、国家,很难一次性地将一切内容都做出来。而为了保持各个文明之间的特殊性,避免某个文明太弱或太强,游戏还有必要做好平衡工作。所以,通过DLC的办法来增加新文明,是较为适宜的挑选。
如果说新文明的参加是“干货”内容的丰富,那么《文明》在每次的DLC中,参加的新玩法则是“源头活水”,继续不断地为《文明》系列供给“源动力”。
如《文明5》的两个DLC“众神与国王”和“美丽新国际”,一个增加了“宗教成功”和“特务体系”,另一个增加了“外交成功”和“国际议会机制(类似于联合国)”。这两个DLC直接增加了两个成功办法,这意味着,一切文明具有了重新使用自身特殊性的时机,许多不算强力、被萧瑟的文明,在新的获胜条件下瞬间有了可玩性。
而在《文明6》的DLC“风云变幻”,不只参加了众多的新文明、新奇迹,“环境效益”机制令人眼前一亮:地图上随机出现各式各样的天然灾害——天然灾害有着毁灭的破坏性,但也能带来不少资源加成。而玩家对环境的破坏乃至能让海平面上升,淹没玩家的滨海城市!虚拟游戏映射实际国际,这大约便是电子游戏的魅力。
万物皆虚:
老实说,除了少量几款手游外,我很少会去坚持玩那些,继续更新的服务型游戏。由于在我看来,那些不断迭代着版别,不断推出新内容的游戏,一旦你中间由于某些原因,而错过了几回大规模的更新内容,很可能当你重新回到游戏后,出现在你眼前的,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际。你很难再去融入其间,体会到从前的趣味。
回想一下吧,当你还在上学的时分,和朋友一同去网吧玩CF、DNF之类的网游,咱们最开端的起点都是差不多的,一切人拿着相同的枪,砍着相同的怪,由于有实力相近的朋友,所以你能收获到很多趣味。在这时,玩家的操作实力,是游戏中划分玩家等级的主要依据。而一旦你中途由于一些原因放置了这款游戏,等你在数年后再次登上账号,就会发现,从前的那些老友,现已个个穿上了神装,拿着嵌满属性加成宝石的尖端兵器,称雄服务器。而你还仅仅拿着数个版别之前的平民装备。你去砍一只怪要好几分钟,人家几秒就能搞定。那么显然,你们是无法再一同愉快玩耍的。相同,游戏的一些玩法规矩,也会由于版别的更新而发生变化,想要习惯全新的规矩和游戏环境,必定也需要花费必定的时刻。
这就使得,我更多的时刻都被花费在了,玩耍单人游戏上,由于它们压根就很少更新新的内容,哪怕你隔了好几年再去玩,也仍旧仍是了解的滋味。当然,要说我一向在玩的,继续更新的游戏,也是有的,我能想到的最佳答案便是《守望先锋》,当然,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夸它的更新有多么对老玩家友好,而是说,这是一款,即便不断更新调整,也仍旧能让老玩家很快就能找回从前了解的感觉的游戏。
为什么?由于一方面它的更新很慢,出售四年了,更新的新英豪和新地图,两只手都数得过来,那几个额定的PVE形式,每年翻来覆去不变样地推出,实在是没有什么附加的学习成本。另一方面,每次它又都能靠一些新皮肤啊,新特写之类的更新内容,让一部分像我这样的玩家,重新点击游戏的下载按钮。这些更新内容,保证游戏能继续存活下去,并保持必定的热度。
更何况,《守望先锋2》也现已很久没有消息了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《守望先锋》反倒成了我目前玩耍时刻最久的,且一向在继续更新的游戏,尽管它的更新,本质上并不值得其他游戏学习借鉴,但实际便是,我到今日也仍旧会时不时上去来上几把“快速形式”,尽管没有了曾经一同开黑的老友,但打发时刻仍是很有用的。
伊東:
《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:特别版》和《彩虹六号:攻击》吧。
作为活着的游戏百科全书,《任天堂全明星大乱斗:特别版》(简称“大乱斗”)到底有多优秀天然不用我来废话。而毫不夸张地说,“大乱斗”的每次更新都能够算上是游戏玩家们的一次狂欢。
我想就算是没玩过“大乱斗”的玩家,应该也才智过每次新斗士发布时,国外主播们那振奋到变形的“演技”,有时分,我特别羡慕他们,由于我家墙面的隔音实在是不怎样样。
一个具有肯定不变输赢规矩的格斗游戏,却能在每次更新后都带来一个独特的战斗机制,从第一名斗士“Joker”到最新的“Steve”,“大乱斗”的每一次更新都会直接改写我对整个游戏的理解。
而每次跟随新斗士而来的“游戏原声”和新的“命魂”,更是让我把很多的游戏时刻砸在了“聆听”和“鉴赏”上面,究竟,能在游戏里开博物馆的,除了“大乱斗”,也真的没谁了。
对了,剩下的四个斗士,我要奶一个“怪物猎人”。
而《彩虹六号:攻击》(以下简称“攻击”)应该是我玩的时刻最久的育碧游戏了。
由于讨厌竞赛失利带来的挫折感(和嘴臭的队友),我总是刻意回避强竞技性质的游戏,但“攻击”应该是个破例。哪怕是在游戏出售的五年后,只需有完整的时刻能够使用,我仍是会来两上把惊心动魄的“反恐举动”。
尽管“攻击”的每次更新都会让这个游戏变得愈加“科幻”,但本质上,我最爱的那套游戏体系的确从未发生过改变,而这些“科幻”要素的增加,也确的的确地让游戏一次又一次变得愈加有趣,还顺带改写着“老阴逼”们的新游戏姿势。
但便是有一个问题,阿育你能不能好好管管那些外挂?
店点:
尽管一向被称作是“dead game”,可是作为半个“刀斯林”,即便现在,现已菜得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,可是“下班、回家、打刀塔”,仍旧是我业余生活的重要一环。
情怀和“幼年滤镜”这个东西,有时分是真的很可怕。它能让人盲目地信任一个东西得好和长处,而下意识地忽视掉其缺陷和不足。一些在其时不出彩,乃至有争议的东西,通过情怀和“幼年滤镜”的加成,就能转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东西。比如说《喜羊羊和灰太狼》,在刚上映的时分,网络上批评其情节天真,无趣的大有人在。乃至还曝出过孩提学习动画情节,互相损伤的恶劣新闻。可是十年后,当初那批看《喜羊羊和灰太狼》的孩子长大了,这部动画反而被吹成了情怀和良知之作。
相同地,现在我还愿意继续玩DOTA2,期盼着它赶快更新,期望中国队再次举起冠军盾,的的确确是存在着必定情怀加成的。事实上,比DOTA2好玩的游戏一抓一大把,热度比它高的游戏也不在少量。同类型的,DOTA2的热度比不上近邻LOL;同渠道的,DOTA2的在线人数比不上CSGO。2017年,《绝地求生》横空出世,乃至“拉走了”不少DOTA2玩家。
然而,TI一届比一届高的奖金,证明了刀塔玩家的那份情怀加成有多强大。关于国内DOTA2玩家来说,如果“芳华是看XX补刀”,那么人到中年,便是期盼中国队夺冠与氪金买TI本子。
DOTA2的更新越来越多,也让很多老玩家越来越看不懂。
可是真到打不动的那一天,我觉得自己,还有时机做一个DOTA2“云玩家”。
木大木大木大:
想了想,我的确没什么由于继续更新才喜爱上的游戏,这方面我比较喜爱等“菜”全熟再吃。
在单机游戏方面,继续更新的游戏当然很好,这都意味着开发商在不断更新游戏内容。但由于咱们通常意义上的“更新”包括以“修bug”为主的优化,和以“加料”为主的添内容,所以这两方面,挑选“陪伴”仍是“等”的体会完全不同。
玩单机游戏,和一切玩家相同在出售日当天进入游戏,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。谁会回绝成为最早一批体会游戏的人,将“剧透”的权柄握在己手呢?但玩初版游戏的玩家,也很简单沦为开发商测验bug的工具。
对我来说,如果在现已体会到很多内容,乃至成为因bug错过某些任务的一批玩家后,游戏迎来了专门针对“我所蹚过的雷”的一次版别更新,会很搞心态。
那么规避办法是什么呢,等候。我等一款游戏得到足够优化的时刻,可能是几个月或许几年,也出现过等着等着就不想玩了的比如。
等候这件事,对我的游戏体会来说,好处多于害处。尽管这意味着,我会成为最后几批进入游戏的玩家,但也相同意味着,不喜爱在主打剧情体会游戏,进行二周目的我,能够获得通过优化后,更好的一周目体会。
但“推迟游戏”总有风险,比如某些游戏火遍全网的剧透,又比如我此前提过的,等着等着就忘了的特殊情况。
但对那些不断“加料”的更新来说,越早开端玩,往往会带来有“陪伴”情感的游戏体会。这种情况尤其适用于主打多周目或许开放式体会的游戏中,比如《太吾绘卷》,又比如我个人很喜爱也一向在玩的《丢失城堡》。
它们尽管一个还在EA阶段,一个现已正式出售多年,但都一向在继续“加料”更新。这给我带来了一种观看陶器成形、宝剑锻炼进程的体会,这是规避风险的“等候”所无法供给的。
上一篇:战霆共享AR游戏枪不只是益智游戏
下一篇:原神游戏角色设计分析
最新资讯